全球“禁塑”提上日程,各國政策一覽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武漢鑫亞泰集團
- 來源:環境評論
- 發布時間:2020-08-26
- 訪問量:791
【概要描述】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對土壤環境、海洋環境都產生了嚴重的污染。
全球“禁塑”提上日程,各國政策一覽
【概要描述】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對土壤環境、海洋環境都產生了嚴重的污染。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武漢鑫亞泰集團
- 來源:環境評論
- 發布時間:2020-08-26
- 訪問量:791
2020年1月1日,法國《能源轉型促進綠色增長法》的禁塑部分法令正式實施,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國家。
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對土壤環境、海洋環境都產生了嚴重的污染。目前,“限塑”已成全球共識,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在限塑禁塑方面展開行動。本文將為您盤點世界各國在限制一性次塑料制品的使用方面采取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
歐洲
歐盟,2015年就發布了限塑指令,目標是在2019年底歐盟國家的民眾每年每人消耗不超過90個塑料袋,而在2025年,這個數字減少到40。2018年,歐盟議會又通過了一項關于控制塑料廢棄物的法令。自2021年起,歐盟將全面禁止成員國使用飲管、餐具和棉花棒等10種一次性塑料制品,這些用品將由紙、秸稈或可重復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將根據現有的回收模式單獨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員國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達到90%。
法國,2020年1月1日起禁止銷售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棉花棒、一次性杯子和盤子等塑料制品,學校食堂也禁止使用塑料瓶裝純淨水。計劃于2021年禁售塑料杯裝飲用水、塑料飲管和攪拌棒、發泡膠餐盒等,水果蔬菜的塑料包裝也將被禁用;2022年則將禁止包括連鎖快餐店在內的餐飲業向堂食顧客提供一次性餐具。在2040年前,將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率降低到零。
德國,2016年政府與有關企業達成協議,對一次性塑料袋進行征稅。即商店不再無償提供塑料袋,顧客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可以使用塑料袋。該政策實施以來,德國人均塑料袋消費量從2015年的68個下降至2018年的24個,全國塑料袋的消費量下降了64%。2019年9月,德國計劃加大“限塑”力度,準備通過立法禁止超市收銀臺出售輕質手提塑料袋。
意大利,于2010年12月22日通過塑料袋禁令,從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成為歐洲第一個全國禁塑的國家。禁令實施后,意大利的各大商店將只能向顧客提供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布袋和紙袋。
冰島,從2021年7月3日起禁止將某些常見的一次性塑料產品投放市場。禁止使用的產品包括一次性塑料棉筆、餐具、吸管、廢料和氣球、食品容器、飲料容器、泡沫塑料杯等,并且不得快遞可重復使用的一次性杯子和由其他塑料制成的用于飲料和食品的容器,醫學用途的除外。無條件禁止將可通過氧化或所謂的氧塑降解的塑料制成的產品投放市場。
其他歐洲國家,在歐洲,對于“限塑”,各國采取的手段可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征稅收費,一種是徹底禁止使用。
最早對塑料袋收稅的是丹麥。1993年,丹麥就開始對塑料袋生產商征稅,同時還允許零售商對塑料袋收費,這一規定直接導致了當時丹麥的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60%。法國、愛爾蘭、保加利亞、比利時等國均采取這個方式。在德國、葡萄牙、匈牙利、荷蘭等國,零售商則是向顧客收取塑料袋的費用。而意大利更為嚴厲,2011年政府宣布,除了可生物降解或可分解的塑料袋,其他塑料袋均禁止使用。
亞洲
中國,早在2008年就實行了“限塑令”,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2015年開始,吉林省“禁塑令”正式生效,成為全國從限塑向禁塑全面升級的省份。
2020年,緊接著北京、海南,河北、吉林、廣西、青海、天津、內蒙古、云南、山東、廣東、河南、江西等二十七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韓國,在2010年10月就開始實行“再生計量收費垃圾袋銷售”制度,規定超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塑料袋。2018年8月起,韓國環境部禁止咖啡店使用一次性塑料杯,2019年,限制范圍擴大至超市和烘焙店,韓國2000家大型超市和1.1萬家面積超過165平方米的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違規商家將被處于最高300萬韓元的罰款。
泰國,自2020年1月1日起,75個品牌的百貨商店、超市和便利店不再向顧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并爭取在2021年實現全國禁塑。
巴基斯坦,2019年8月14日禁塑令生效,將在首都伊斯蘭堡及周邊地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違者將被罰款70美元。
日本,2019年6月宣布將制定新法令,禁止商家免費向顧客提供塑料袋,法令將在接下來兩年內實施,塑料袋收費價格等事宜將由商家自行決定。
非洲
截至2019年6月,非洲55個國家中已經有34個國家頒布相關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裝袋的使用或對其征稅。
盧旺達,早在2008年,就開始全面禁止塑料袋的使用,并通過減稅鼓勵回收,至今已累積十余年的禁塑經驗,不單單在非洲,在全球都是包裝塑料污染防治中提及率最高的“模范”國家。
肯尼亞,則在2017年8月正式實施“全球最嚴”禁令,禁止使用、制造和進口所有商用和家用塑料袋。違者面臨一至四年監禁及最高400萬肯尼亞先令(約合人民幣27萬元)的罰款。2018年6月初,繼全面禁止塑料袋后,肯尼亞政府進一步宣布,將在2020年6月5日前,在指定“保護區域”對所有一次性塑料用品實施禁令。
美洲
美國,還沒有發布全國性的禁塑令,但是已經有十一個洲已經頒布了禁令。誰會成為全美第一個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州?答案是馬里蘭州!不僅是泡沫食品包裝,外賣飯盒和杯子等各種制品都將進入倒計時。11個州的城市已頒布了禁令,包括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華盛頓特區、舊金山和加州的許多城市。
加拿大,最早在2021年,全國范圍內將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袋子和塑料餐具等塑料產品。聯邦政府尚未公布將被禁止的物品的完整清單。然而,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訴CBC,這些物品包括塑料快餐容器,盤子,氣球,棉簽,飲料攪拌器和杯子等物品。
墨西哥,自2020年1月1日起,《墨西哥城固體廢物法》第25條正式實施。任何違反規定的單位將被課以2245比索至168,980比索的罰款。但是,罰款只是一種懲罰措施,最終的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減少使用塑料制品的風氣。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資訊
在線留言
版權所有?武漢鑫亞泰集團 鄂ICP備13009977號-3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武漢